2009年12月28日星期一

公司绝不会告诉你的20大秘密 值得一看很受用~


1.入职时的工资高低不重要,只要你努力工作你会得到相应待遇的
  我估计几乎找过工作的人都听过这句话,当我们确定被聘用跟公司谈工资时,他们都会说如果以后你业绩突出、努力工作,你的报酬也会相应增加的,特别是当第一次找工作的时候大多数人会相信这些话,但是千万~~别相信。
  刚入职时,你的工资就是你的全部(当然有一些岗位,比如销售或弹性工资的岗位除外),而且你入职以后大部分待遇都会跟着你的工资而浮动,工资调整也是按你目前的工资乘于一定的百分比,保险、公积金也跟工资有关系,当你的基本工资低的时候你今后的报酬增长空间也不大。
  所以,找工作时千万不要心软,多争取一些基本工资,因为这是你的所有。
  我第一次找工作时就是犯了这个错误,当时心软没要求更高的工资,当时觉得基本工资比别人低几百块钱无所谓,但是后来才发现它有一个杠杆作用,尽管以后每年你工资涨幅比别人大,但是工资还是比别人低。
  比如你入职时的基本工资为4000,第二年涨幅为20% (一般的企业极少数人能涨20%),那第二年工资为4800; 如果你的同事入职时基本工资为4500,第二年涨幅为10%(一般涨幅),那他第二年工资为4950
  是不是看到差距了? 请记住,入职时工资就是你的全部,一定不能心软。

 

2.人事部不是你的倾谈对象
  我在公司看过很多员工找人事部经理谈话,而且人事部员工可能会定期找员工谈话,问员工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有没有人事部需要帮员工解决的事情?
  但是请你记住, 公司人事部并不是你的倾谈对象,人事部的首要任务不是去帮助雇员,而是保护公司利益不受雇员损害,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可能很多人认为人事部门是自己的朋友,有时甚至连对公司、对老板的真实态度都会告知于人事部门。(如果你经常这样的话,我可以肯定的说,你会跌得很惨,而且不会有人告知你原因的)
  无论人事部的人员表现得何等友好,你均要认清,你跟他们的谈话内容,他们必然会与决策部门分享这些信息,例如你的老板、经理、主管及首席执行官。人事部门的职责就是(有时也是合法的)告知公司决策部门你那些所谓的秘密
  比如你不喜欢你目前的工作内容、或与老板的关系处理的不好,你千万不能找人事部抱怨,你应该直接跟你的老板沟通。可能当时谈话时人事部的员工会给予同情,说自己向自己的上司反映这个情况,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人事部门会将你与他们的对话原封不动地转达给你的老板,而你的老板对此是绝对无法原谅的,出现问题首先不去找老板解决,而是直接找到人事部门,这样你的处境就很被动了,有可能被迫离开公司了。

 

3.你的能力并不能确保你的安全
  很多公司在招聘员工或对外宣传时说我们公司注重员工的能力,提倡员工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确实有一些公司是提倡创新的,但是极少数,大部分都只是打打口号而已)。对于刚入职的员工来说可能都会有一种心理,那就是向同事或领导展示你的才华、展示你的能力,但是请注意: 公司或你的领导倒希望先看到你的忠诚,而不是显摆自己的能力。不管你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并不重要,如果你一贯展示你的能力,很有可能上司觉得你卖弄小聪明、是一个不值得信赖的人,或他会感受到威胁,如果他认为你在威胁他的位置,他才不管你有多聪明,他宁愿要一个愚笨但对自己忠诚的人。
  所以,当你刚入职或刚调到一个新部门的时候,千万不能先自作聪明,你首先要做的是熟悉环境熟悉上司同事的性格,即使你是一个专家也要先摆低姿态,当然必要的是关键时刻也需要显示自己的能力,让别人觉得你是深藏不露。
  韩国有一个俗语说要想让婚姻生活幸福,就要当3年聋子,3年哑巴,3年盲人,因为以前在韩国婆婆对媳妇很是虐待,你必须是装聋作哑才能熬过去(当然现在已经不是这种情况了),我说这个的目的是新来乍到,你应该学会作哑装聋,刚开始多听、多学,听到闲言碎语要装聋。

 

4.报销单是公司测试你的一个工具
  看到这个题目或许你会纳闷?报销单也能测试员工?是的,我们平时不以为常的报销单也是公司或领导测试你的一个工具。
  大部分公司都会有月底报销(餐费、交通费、电话费等)或出差报销吧?
  你让你的领导在你的报销单上签字的时候,他有没有说过什么?或他有没有做过什么表情? 请注意,其实大部分情况下领导们都会看你报销的金额,而且如果他们愿意的话财务部门可以随时提供每个人的报销明细。
  以前看过一些在公司里面贪小便宜的人,餐费、交通费里总是放着一些自己私人用的(而不是为了公司业务)费用,或许这些费用只有100元,但正是这些小钱会坏了你的前程。
  我认识的一个老板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某某员工哪天报了业务餐费,但是那天明明是我付款了。或许这位员工太大意了。
  但是我认识的老板当中也有一些人,他连你打的票上面的时间也核对,然后把属下每个员工的每月费用都记录下来,或许你报销的时候他可能不会说什么,但是到时候你丢掉的并不仅仅是金钱。

 

5.在工作场合中透露私事很危险
  现在我们大部分人有太多时间跟同事一起过,我们跟同事在一起的时间有时甚至超过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这种情况使我们有时分不清公事和私事,有时候觉得跟同事的关系像亲人一样,跟同事分享自己的私事,孩子养育问题,个人健康问题,经济上遇到的一些困难等,但是请记住,职场就是职场,你这样做很危险。
  我的一位同事经常在工作场合说他儿子现在是青春期,跟我们描述怎么怎么叛逆,由于儿子的叛逆,每天回家以后家里的氛围都很紧张,有可能他是想通过倾述减少来自家庭的压力,但是最近公司开始了一个重大的项目,他一直以为自己是最佳候选人负责这个项目,但是结果令人意外,公司领导层选了其他人选,为什么呢?因为公司领导层觉得他家里的事情已经够多了,估计他没有余力做这么重要的项目或讲得更冷静一点就是你连自己家里的事情都解决不了,你还能负责这么重要的项目吗?
  如果你自己身体不太好,不需要把自己的健康情况告诉同事或上司,因为对上司来说你不健康说明你不能百分之百投入或有可能影响工作,这样你的上司会不安,他甚至会提前想对策或再额外招人,这样的话到时候即使你的身体恢复了,你有可能会面临失去自己位置的尴尬局面。

 

6.如果你与老板作对,必然会被逐出公司大门 
  在公司里有一个对你产生很大影响的人,如果没有他的支持你不能得到公司的认可,晋升也很难甚至有可能丢掉你的工作,他就是你的顶头上司。
  或许你的上司没有你聪明、没有你能干,你或许对他并不服气,但是请记住,他就像是一个守门人一样,你想绕开守门人,但最终的结果是你也失去了给你敞开的一扇机会门。或许你觉得如果你自己足够有能力,公司领导层会让你绕开你的上司直接让你晋升或给你另外的机会,但是不要做白日梦了,公司往往会站在你上司的角度想一个组织的稳定性,跟自己的上司斗99%受伤的都是你自己。
  或许你的上司能力没有你强,但是既然他能上升到那个位置就说明他必然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能力,领导力或组织管理能力或对公司的忠诚,当上司和你产生冲突时公司会站在你上司这一边,请你记住这一点。
  我的一个同事很有能力,当他调到一个新部门的时候发现上司根本没有能力而且往往做不了决定,所以很多情况下他绕开自己的上司直接跟总经理沟通,而且在业务上总经理也认可了他,这让他很得意以为自己能力强上司不能拿他怎么样,但是有一次,上司说他工作太辛苦了,让他去马尔代夫休假(公司出钱),当他从马尔代夫回来以后发现,他不在的时候公司发了一个人事调令,把他调到一个无关紧要的部门。
  所以,不管碰到什么样的上司,如果你还想呆在这个部门,呆在这个公司,你需要配合你的上司,这样他会帮你打开一扇机会的门。

 

7.按了发送键? STOP~~ 公司邮件很危险
  如果我说你用公司邮箱收发的邮件都被你的上司所看到,你是不是觉得天要塌下来了? 如果不是的话,那就说明你很光明正大。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公司或上司能看到你的邮件,而且公司也绝不会给员工发个警告,说要注意互相往来的E-mail,如果你用公司邮箱给朋友发私人邮件,或跟同事用邮件谈论上司或公司的政策,一定要睁大眼睛看一下:公司邮箱很危险。
  
  (1)你利用公司邮箱收发邮件时,你一定要想着有可能公司某人正在看这封邮件,因为真的有些公司会定期检查一下邮件内容(当然是不告知于员工的情况下),我不知道之前我任职的公司是不是也这样,但是我听过一些国际知名公司会定期查员工的邮件。
  (2) 邮件会永远留在公司服务器: 你或许不知道,就算有些邮件发完了你后悔了马上删除了,可能在你的邮箱里面是已经没有了,公司服务器永远记录这封邮件的。
  (3)按发送键的时候一定要三思:你或许通过邮件给人事部或你的上司提一些建议或者对公司制度做一些评论,一定要注意,这些邮件在一些重要时刻会成为呈堂证供,很多情况下往往对你不利。
  
  在公司里面我经常收到一些群发的搞笑邮件,如果以前你给同事群发过这些邮件,我建议你以后不要再发了。因为你经常发这些会让别人觉得你整天没事做,所以才发这种邮件。或许收到这些邮件的他(或她)把这个邮件转发给一些领导了,或许他也是为了让领导搞笑、高兴,但是领导们可不会这么想,你在领导的眼里会变成整天无所事事的人的。

 

8.我努力工作公司会给我加薪?No,你必须要求!
  对于工资,公司和员工之间永远都不能达到双赢,很多人对自己目前的工资并不满意。那么怎么办呢? 等着公司给你加薪?很多人认为如果我做好自己的事情,我出业绩了,公司肯定会给我加薪,是的,公司会给你加薪,但是~~ 加薪的幅度肯定不能满足你的期望。
  我在公司里看过很多案例,很多人都幻想到时候公司会给我加薪,或害怕自己提要求以后老板有什么想法所以不敢提出来,但是如果你不敢提出加薪,公司给你的可能就是一个平均值或略高于平均值的薪水,它不是你所期待的。
  
  当然你想要求加薪,首先你要弄清楚你的价值,而且必须是站在公司的角度想,如果公司认为你没有加薪的价值还提出要求,那你很有可能会被裁掉的。
  (1)证明你的价值:如果你在公司整天无所事事,那公司肯定不会给你加薪的,在要求之前你必须要证明你的价值,让你成为公司不可缺少的人才。
  (2)提要求: 像前面所说的一样,公司每天都想着怎么削减成本,如果你不要求公司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情,除非你要求了,公司绝不会自愿给你涨很多工资的。不要想着哪天会出现奇迹,如果你觉得你有价值,就要求吧,如果上司认可你,他会倾听你的话语的,并且千万不能让你老板成为你的敌人, 交流的最后一定要强调我还是尊重你的决定,因为有些时候由于客观的原因老板也有身不由己的时候。
  (3)不要威胁上司:如果你还想待在公司,在要求加薪时,千万不要威胁上司,比如不加薪就离开公司或跟上司说谎说已经拿了别的公司的OFFER等,你的立场必须是我很喜欢这个公司还有目前的业务,但是我觉得目前的工资跟我实际做的工作有差距,我希望工资能体现我的价值等,你威胁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得打包走人。
  (4)不要抱怨:即使最后的结果不是很好,比如不给你加薪或加了很少一部分,通过主动出击你可能明白了自己的短处或老板对你的看法,也让老板明白了你不满足于现状。如果你没有打算离开这个公司,你就要现在开始弥补自己的短处或提高自己的业绩,下次再用更强烈的事实来证明,可能这次没有成功,但是你离下次成功就不远了 。
  我知道跟老板提加薪要求很难,因为你害怕如果我要求提工资,老板会炒我或以后他对我不给好脸色怎么办呢?,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那些你想像的最坏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大多数是happy ending。而且即使有一些副作用,公司或老板很健忘的,因为如果这个公司的OWNER不是你上司的话,钱不是从他口袋里出来,过一两个月他就会忘掉这件事情的。
  这个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因为我曾试过。

 

9. 加薪必须要求,那晋升呢? NO,千万要管好自己的嘴巴~~
  既然说加薪必须要求,那晋升呢?这个千万不能要求,一旦你申请或要求晋升机会,它就会与你失之交臂,晋升不是要求的,而是上司通过认真考虑之后给予你的。
  上司还没有确信你能不能成为管理人员之前你先要求,这就像是你不从大门进,而是要跳过墙进到内部。因为如果上司还没有确信你是一个当领导的料,但你先提出来,他会觉得你还没有成熟或认为你比起公司的利益更在意自己的私利。
  领导们在决定晋升人选时除了业绩、工作能力之外,还会考察很多其他能力,比如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对公司的忠诚度等,而且作为管理人员应该要沉得住气、该谦虚的时候需要谦虚,你事先提出来会破坏你的形象的。
  难道要坐等吗?当然不是,你可以主动负责一些重要的项目、要提出帮助其他部门面临的棘手的项目等,一定要抓住机会让上司看到你的能力,看到你的热情。
  
10.
如果遇到新上司要积极配合他 
  现在的公司经常会发生人事变动,一般来说遇到新上司属下的员工都会有一点被别人侵入的感觉,特别是当你和前任上司关系非常好的时候这种感觉更强烈。但是如果你想在公司继续混下去,你要尽快配合新上司,熟悉他的工作作风。
  很多时候新上司赴任以后下属员工都期望新来的上司适应部门原来的工作方式,但是这种事情不会发生的,大部分新上司都会对目前的工作方式进行变更,这种时候千万不要带头抵触或提意见,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时候你要做的是积极配合他,如果别的员工有不满情绪,你应该要中间周旋一下,这样新上司会觉得你是站在他这一边的,这个第一印象特别重要。同时,新上司刚来时,你觉得新上司还不懂部门的情况,所以就出面给他一些忠告或建议,就算你是为了新上司好,千万不要提忠告或建议,这是一个禁忌。如果他主动问你,你可以说,但是~~这种时候也尽量说事实,不要涉及到你个人的意见或负面的信息,你要让你的上司根据这些事实自己做出决定。况且新上司问你的意见或建议,是想测试你们的忠诚,想知道你们对公司或同事的真实想法,这很有可能是一个圈套。
  在这里你要记住一点的是,新上司来了熟悉业务的时候对你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表现自己的机会,记住,少说,默默配合新上司的工作,他会把这些都会记在心里的。

 

11. 想成为公司中最有价值的员工?那你就必须停止说我做不了而主动请缨
       
是不是人人都想成为公司的MVP? 那你必须要停止说"我做不了"而主动请缨,每次上司给你分配任务的时候你是不是说我没做过这个,我做不了这个我现在没时间这个
  就算是你觉得这个任务对你来说有点难,你觉得你有可能完成不了, 这种时候很多人可能条件反射地说这个我做不来”, 千万不要这样说. 其实领导给你分配这个任务, 他肯定是考虑过你的能力,而且可能这件事情即使没做好他也有后路的. (一般领导不会给你安排很重要而且如果搞砸了没有后路的事情) 这种时候即使你完成的不够好可能也不会损失什么, 这种时候你的态度应该是" 这个我做起来有些难, 但是我会试试的” . 然后就得通宵加班或使上你全身力气把问题给解决. 如果你做的过程中发现按你现在的能力完成不了, 你一定要在deadline之前提交给领导(不要在最后一天提交完成度不高的答案, 领导最讨厌这种人),让他有更多时间来修改。
  
  如果你习惯性的说"我做不了",过一段时间以后他会觉得"给你任务你肯定说做不了",所以干脆不给你指派任务.
  
  如果你们部门里有所有人都不想做的项目或任务,如果你主动请缨接收这个"烫山芋",那领导会对你刮目相看,给予你很好的评价的,当然这种烫山芋不需要太多,只要一个就可以.
  
12.
想要脱颖而出?让领导感到150%满足感

  在职场成功的一个秘诀, 不要只干领导让你做的事情,。如果你只是按照领导说的话100% 执行, 那你永远也无法脱颖而出。在公司做领导给你分配的任务的时候,一定要多长一个心眼, 除了他布置的任务以外, 你可以提出你的建议或者是一些改善意见, 而且完成度不能是100%, 而是要达到150%.
  
  做女人要像希拉里一样中希拉里用的战略中一个很重要的战略就是: ” 让雇佣我的人或者是接受我提供的服务的人感到200%的满足感”, 这样看希拉里的目标更高.
  
  很多人都觉得你只要做好领导分配的任务让你的领导满足100%, 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这样做, 你在职场永远不能混好.
  
1
. 你们公司允许言论自由吗?职场没有言论自由
  或许当你第一天上班的时候人事部的人会对你我们公司很OPEN,而且在很多时候开会的时候总经理会说大家畅所欲言吧,我会尽力满足你们的要求、尽量解决你们所提的意见,千万不要陷进这个陷阱。大多数时候公司是没有言论自由的,特别是当你对公司的政策,环境或制度说出了真实的想法,在公开场合上反对公司的政策制度,公司会视你为影响公司氛围的反动派,他们觉得你很危险所以通过一些方法让你打包走人的。
  我不知道有些真的开放的公司是不是有言论自由,但是我看到的版本是每当总经理跟员工面谈时都会让他们畅所欲言,但是等他们真正说出了真实想法,马上他就失去了公司的信任。
  还有一点,我经常看到一些人在电梯里跟同事或朋友说公司里面的事情,这个是一个很不专业的行为,因为不管你是在你办公室的电梯还是在客户公司电梯,跟你一起乘坐电梯的人有可能是你上司的朋友,重要的客户,你称赞公司可以,但是反对或不满的话语千万不要在电梯里面说,不然到时候你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死得这么快了。

 

14. 你的办公桌专业化吗?
  现在大部分外企的办公桌都是一格一格的小格子,或许你认为办公桌是我私人的地方,我想放什么就放什么,但是请注意,办公桌也是体现你价值的地方,所以要让你的办公桌也变得专业化。
  那怎么样的办公桌才是专业化的呢?

 

1)不能太乱,我在公司里看到很多人的办公桌都是乱七八糟的,各种各样的文件摆在那里,太乱的话很容易给别人这个人工作没有条理的印象。

2)不能太整洁,如果你办公桌上什么都没有太整洁了,那别人会觉得你根本没事做。

3)不能有太多装饰品。现在80后追求个性,办公桌上面放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曾经我的同事中有一个人的办公桌可以看作是一个礼品店,各种各样的娃娃还有各种小东西,可能自己觉得这样很有创意,但是别人都在背后说她。

4)跟业务无关或跟你的调不符的书籍千万不要放在让人看到的地方。
  
  总的来说,我觉得白天你可以把你的文件或资料放在桌上,但是下班的时候一定要整理,那些重要的资料一定要放在抽屉里(最好是锁着),这样可以显示出你做事很专业。而且现实生活中有些上司习惯下班以后转一圈看看下属的办公桌,一是看看你的桌上有没有公司重要的资料敞开着,二是通过你办公桌上的东西看看你最近的动向(如果你桌上有“8个方法教你找好工作之类的书,那你应该是有跳槽的打算了吧?^^
  
15.
业绩考核结果跟你的业绩不相符?业绩也需要进行宣传
  大部分公司每年都会进行12次(或4次)的业绩考核,业绩考核结果会影响到你的奖金/晋升等,但是很多员工发现业绩考核结果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业绩考核中你主观性的判断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上司怎么判断你的业绩。如果你做的工作是拿数据说话的,像销售等,可能还好一点,但是我们很多人做的工作可能没有具体的数据来支持,这种时候你平时也要对自己的业绩进行宣传了。
  我看过很多人平时都不怎么跟上司沟通,但是一到年底对考核结果不满,就找上司透漏不满,这种做法无法改变什么,你需要做的是
  (1) 要跟上司做定期的沟通:跟自己的顶头上司定期沟通是很重要,因为通过这种沟通你可以让上司知道你正在做的工作,同时你也可以了解上司到底想什么,对你期待什么。按自己的标准来做事在公司里是站不住脚的,如果想要获得好的绩效评价,你必须要满足上司的期待和标准。
  (2)对自己的业绩进行宣传:大家肯定会问这个怎么宣传啊?上司不都在看着吗?但是很多时候你做的一些事情上司还真不知道,不管你多么努力工作,如果上司不知道的话就没用,所以必要的时候一定要把一些工作进展的情况CC给上司,或我一般是采取定期把自己正在做的工作列个目录,详细描述进行情况发给上司,上司在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可以参照这些书面的东西。
  (3)即使上司给了你一个不好的评价,你不能透漏不满。因为上司这样做肯定是有他的理由的,而且他有权力给你不好的评价。你需要做的是让上司说出来他的意见,你要根据上司的意见来进行改正,因为你有义务迎合上司的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谁让他是你的上司呢?

 

16. 你是不是公司里的好好人?如果一味地讨好他人,你便会失去他人的尊重
  每个公司都会有好好人,他们对于所有人都笑眯眯,对于所有人的要求都不会说“NO”。如果你是新进入公司的员工,可能刚开始要得到其他同事的信任,需要讨好别人,当然这个是需要的,但是请你不要搞混谦虚、摆正态度没有自己主见的好好人。如果你一味地讨好他人没有一点自己的主见,你会失去他人对你的尊重,在工作中别人也会把你看作是没有真学问的空瓶。
  
  我知道这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有些时候是需要讨好人,但是面对重要的事情或重要的业务时,如果你认为你的想法是正确的,你应该坚持,不能一味同意别人的观点,要有自己的主见。
  
  以前听朋友说他们公司有一个人,对于任何人拜托他的事情他都说好,结果到后来公司里的所有杂事都摊到他那里去了,他自己是为了这些琐事而整天忙碌,但是别人在后面则会笑话他。当时听的时候我想,他的同事们怎么这样啊?但是一想,估计这些事情都是他咎由自取的。对于不合适的工作或拜托,或对工作的正确的意见,如果你认为正确的话,你都应该要提出来,不能做个好好人,这两者的度怎么掌握,那还是看个人所处的环境或性格了。^^
  
17.
不要隐藏自己的失误
  我们在工作中难免会犯一些失误,所有人都有一种心理,那就是想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隐藏自己的失误。但是有一点请注意,如果你所犯的失误涉及到你们部门或你的上司,你一定不能隐藏,因为很多时候隐藏自己的失误带来的是更大的失误,正所谓越遮越丑,就算你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你也要告知部门负责人或相关人员。
  
  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犯了这个错误,刚开始写企划案的时候修改的次数会比较多,因为上司和我之间来来回回的版本比较多,所以最后把最终版本发给上司以后自己发现有一些数字错了,因为是刚开始负责企划案,不想让别人知道我的疏忽,我就偷偷改了这些数字,因为第二天上司跟老总开会时我会把资料打印出来给他们。第二天当我把打印出来的资料递给上司,上司瞅了几眼,正好看到了那些数字,他就大发雷霆。他发火不是因为我出现了失误,因为每个人都难免会失误,问题是我想偷偷隐藏这个失误,并没有考虑上司的立场。如果当时他没发现这个,到时候给老总报告时发现了,老总正好也对这个数据有印象(因为资料是提前发给老总的),而他自己不能自圆其说的话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这件事情对我的启示很大。我并不是说所有的失误都要公开,如果这个事情不涉及到别人,你自己一个人就解决的话你就不用公开。但是如果这个失误会波及到你的上司或组织,一定要提前告知他们,并想办法解决。所有人都会失误,如果你非常负责地处理你所犯的失误,它不会让你难堪,反而会给你加分的,因为领导们觉得你很诚实而且有责任心。但是请注意,事情过去以后同样的错误你不能再犯一次。

 

18.休了病假或产假吗?你需要注意了
  病假和产假是一个很好的福利制度,最近发现公司里怀孕的人比较多,大多数人认为法定的病假或产假是严格受法律保护的权利,但是你一定要注意,这有可能会把你陷入两难境地。当然,当你休长期病假(法定的)或产假还有哺乳期间公司是不能解雇你,但是如果这段期间你处理不好的话,一旦过了这个时期你就会上黑名单上。因为公司的员工数基本上是固定的,一旦你休几个月的假,这段期间你的工作会分到别人的头上或公司要额外的招人,过了几个月以后当你回来很可能已经没有你的位置或让你做的工作了。
  那么怎么样才能防止这种情况呢?
  (1)假期期间,持续跟公司的联系,特别是跟你上司的联系:我知道对于刚生孩子休产假的人来说这个应该很难,因为有太多事情让你操心,但是我还是希望你能定期抽时间跟上司或同事联系,聊一下工作的事情,或有重要的项目时如果可以的话你也可以给一些建议,但是这些,必须要让你的上司。
  (2)一定要与时俱进,不能丢业务感觉。我们学外语的时候语感很重要,但是一旦你放了很久,你就没有语感了,这样你整个外语水平就会下降。工作也是一样的,你必须对你的业务保持那种业务感觉,如果可以的话在家里也看一下相关资料(当然是在你的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因为你一旦上班,公司或上司会有一段时间观察你,看你的工作能力或效率是不是跟以前一样。
  
  我朋友的一个同事就是刚生完孩子上班之后状态特别不好,其实这个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小孩晚上闹精神状态就不太好,肯定会影响白天上班。但是公司不能接受她不能集中精力工作,休完产假以后过了1个月后,上司就慢慢不给她工作,而且把她手头上的工作也慢慢分给别人,最后是那个同事自己受不了无所事事就提出辞职了,这个可能就是公司所愿意的。如果她没有主动提出辞职,估计过了哺乳期以后公司也会用各种理由裁她的。
  
19.
劳动法并不能保护你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现在随着法律的完善,特别是随着劳动合同法的修订等,劳动法会保护我们,但是不要对劳动法抱有幻想,它并不能保护我们。因为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公司的人事部或外部的人事机构会巧妙的绕过法律,保护公司的利益。
  举一个例子,从新劳动合同法第39条中明确规定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很多样化,我们公司以前制定一个公司员工手册时,我们看到光是工作纪律这块就列了100多条^^ 几乎你所想到的或没想到的都列了出来,到时候如果公司真的要辞掉你,很简单,在这么多条当中肯定适用于你的。
  
  而且一般公司想裁你会通过一些措施来让你主动辞职,比如上司经常给你分配你无法完成的任务,或上司对你的态度很冷淡让你无法忍受,你的办公桌移到非常不好的位置,给你一个很短的期限完成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给你很低的评价等,如果有这种征兆的话,你应该好好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并做打算才行。


20.
赢才是硬道理
  说了这么多,或许给一些即将进入社会或刚进入社会的师弟师妹们一种恐惧的心理,想着公司怎么都这样啊。或许这个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公司,因为我也碰到过好的公司,好的上司。
  
  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希望大家都提前准备能保护自己的武器,可以绕过这些陷阱。如果你有才能,你必须要充分发挥出来并让别人知道,并让他们给你打开一扇机会之门。
  
  我们的人生就像是一场赌博,职场更是一场赌博,你可以选择你出的牌,从而决定自己的输赢。
  
  在职场无望的等待天上掉馅饼不是明智之举,你应该积极地占据主动位置,学会赌博,学会扭转局势,因为赢才是硬道理。


2009年12月6日星期日

COP15: 2020年的奥巴马和萨科齐们

COP15: 2020年的奥巴马和萨科齐们: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1673*686 Obama (USA)

“很抱歉,我们曾经能够阻止灾难性的气候变化……而我们没有去做。”
“I’m sorry, we could have stopped catastrophic climate change… We didn’t.”

《联合国气候变化公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COP15)将于12月7日到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届时,所有乘飞机参会的与会者,都将在哥本哈根机场看到这些广告牌。广告画面上可以看到一些国家的现任领导人在2020年时,充满懊悔的苍老摸样。

这些领导人包括:
奥巴马(美国),萨科齐(法国),默克尔(德国),图斯克(波兰),卢拉(巴西),萨帕特罗(西班牙),布朗(英国)和哈珀(加拿大)。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1672*684 Sarkozy (FR)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1672*685 Tusk (PO)

来自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的杰作。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1400*931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1400*932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1400*931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1400*931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1400*931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1400*945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1400*971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1400*931

延伸阅读:绿色和平(Greenpeace)系列广告

Via: osocio.org
Tags - ,


特别推荐:PXPO - Sex in Advertising


"

Google Docs 与 Google Checkout 整合,直接用表格建立你的在线商店

Google Docs 与 Google Checkout 整合,直接用表格建立你的在线商店: "

google-docs-checkout


Google刚刚发布了新的Google Checkout store gadget,可以让你利用Google Docs里的Google spreadsheet表格来创建在线商店。这个新的gadget还利用了Spreadsheet Data APIs的新功能,让你在Google Docs里建立的在线商店使用Google Checkout来结账。

你完全不需要任何变成技术,一切都傻瓜化了:

  1. 登陆Google Checkout

  2. 列出你想卖的产品

  3. 在你的网站或Google旗下的服务(Google Sites、Blogger、iGoogle)里放置Google Checkout store gadget代码

  4. 搞定


Via Google Docs Blog




© musiXboy 发表于 谷奥——探寻谷歌的奥秘 ( http://www.google.org.cn ), 2009.
2 条评论
永久链接
关于谷奥
投稿/爆料

Post tags: , , , ,

欢迎订阅谷安子站,关注Android新闻,技巧及更多


"

2009年9月18日星期五

Twitter成为美欧股民交流工具

 
 

Sent to you by Zhang Chenghui via Google Reader:

 
 

via FT中文网 - FTChinese.com - 今日焦点 by 英国《金融时报》杰里米•格兰特(Jeremy Grant)、 蒂姆•布拉德肖( Tim Bradshaw) 伦敦报道 on 9/17/09

世界各地证交所喧闹的交易大厅或许已因为科技进步而被关闭,但Twitter正让它们在网络空间起死回生,这家社交网站正演变成为一种新型交易工具。

从纽约到伦敦,操盘手都在注册成为Twitter用户,以便和别处的操盘手重新建立联系。

StockTwits是操盘手们用于在Twitter上跟踪股票走势等相关讨论的最流行工具之一。操盘手通过tweet消息,发表自己关于某只股票的观点,并附上其股票代码和一个美元符号,随后StockTwits便捕捉到这些信息,并在自己的网站上显示。

约有9万用户在该网站注册,其中许多是短线操盘手。有1.5万人是积极的消息贡献者,其余人则是观众。

"在这场危机中有1.6万分析师失去工作,交易大厅制度也逐渐瓦解,StockTwits在填补一个空白,"StockTwits的联合创始人霍华德•林德宗(Howard Lindzon)表示。

"你会获得一种能力,与志同道合的人迅速建立联系,分享并玩味想法,提出戏谑和建议,如果需要还可以收集让你信服的理由,或是大声咒骂愚蠢的主意。"

但许多操盘手表示,Twitter不仅被用于搜寻炒股贴士,他们还用它来学习其他人如何操作。

丹•伍拉斯休克(Dan Wlasiuk)是芝加哥的一名民航飞行员,在业务时间玩玩交易。他刚开始尝试一种复杂的交易,涉及一种被称作"铁鹰套利"(Iron Condor)的股票期权。

"这个东西有点艰深难懂……因此我发布了tweet消息,表示自己正在玩这个,然后便能与一群处境类似的操盘手进行交流,"他表示。"我们上Twitter不是为了得到股票的小道消息,学习别人的操作方式更有用。"

软件公司很快便注意到这种现象,并已推出相关服务,帮助操盘手将他们通过Twitter接收到的大量信息进行分类。

美国公司Streambase在6月推出了Twitter Adapter,使操盘手可以在交易系统中接收tweet信息,进行归纳并根据相关度排列。

译者/管婧

全文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优质股的三大优势

 
 

Sent to you by Zhang Chenghui via Google Reader:

 
 

via 封起De日子 by 封起De日子 on 9/11/09

9.14实盘日志

 

精心发掘优质股,是长线价值投资者孜孜追求的任务。

不论上对照华尔街股市,还是联系中国A股的实际情况,优质股必须具备三大优势。

 

第一:垄断优势。有垄断就不会有恶性竞争,就可以应对任何挑战。

第二:核心技术优势。有核心技术优势就具备不断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能够保持行业老头地位。

第三:民族品牌或世界品牌优势。就有良好的市场环境,产品覆盖率不断增强才有保障。

 

中国股市成立19年来,出现了一批长期不断上涨的优质股,在经历了一次次大调整甚至是巨大股灾的冲击之后,她们最大涨幅的个股是147倍,最小的也有51倍,成为当之无愧的优质股、成长股。

 

根据基本面的分析和观察,这些股票就是突出具备以上三大优势。

这也是价值投资者选股宗旨。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2009年9月4日星期五

微软谷歌暗战:两代霸主的商战智慧

很不错的文章,点击连接阅读 -->

 
 

Sent to you by Zhang Chenghui via Google Reader:

 
 


2009年7月8日,在Chrome浏览器突破3,000万用户后,Google宣布将推出基于PC的Chrome OS操作系统,让所有的应用程序都可在网络浏览器内运行。之后,"激烈"、"血腥"等字眼成为国际上各大主流财经媒体形容Google和微软之间竞争的主题词。

4 推荐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2009年8月11日星期二

必须为中国经济减速做好准备


必须为中国经济减速做好准备






20年来,特别是在过去10年,负债迅速增加使美国的消费增速超过了经济增长,贸易逆差也随之扩大。美国消费过快增长带来的一个后果是,除美国之外的全球经济能够比除美国之外的全球消费增长得更快。作为美国消费热潮主要受益者的亚洲尤为如此,特别是中国。



过去几年,虽然中国每年的消费增速达到了惊人的9%,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速远远超过这一水平,每年高达10%至13%。中国能够做到这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向制造业投入了大量资源和廉价融资,在此过程中生产出了超出中国家庭和企业消费能力的产品,剩余产品出口到海外,其中很大一部分由美国消费者吸收。




但现在一切都变了。不管美国喜欢与否,未来几年,美国的负债水平将会下降。因此,美国的消费增速将远远低于经济增速,从而导致贸易逆差缩窄。对于世界上的其它国家而言,即便不考虑全球投资下滑的可能性,美国贸易逆差缩窄也会带来一段经济增速慢于消费增速的时期。




这很重要,尤其是对中国而言。如果中国经济是美国消费过度增长的最大受益者,那么中国也可能成为美国储蓄率上升的最大受害者。迄今为止,中国一直能够避免这种逆转带来的冲击。尽管中国的出口下降了,但进口下降的速度更快,因此中国的GDP继续以快于消费的速度增长,同时中国的储蓄率(消费的对立面)继续攀升。但这是以不可持续的压榨中国出口竞争对手为代价的。



最终,美国贸易逆差缩窄,必然造成中国把生产与消费增量的差额出口到海外的能力下滑。这种情况可能已经出现了。当这一切发生时,中国经济的增速将低于中国的消费增长,与美国目前的情况正好相反。换句话说,中国消费的增长不会像过去20年那样拖低GDP增速,而是会拉高GDP增速。与此同时,未来几年,中国消费占GDP的比例需要上升,就像美国消费占美国GDP的比例必须下滑一样。



如果中国的消费能够继续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那么中国的GDP增速将从过去几年10%至13%的高水平,回落至接近6%至8%的水平,这取决于美国调整的速度和中国贸易竞争对手吸收调整的比例。但我们有理由怀疑中国的消费能否如此快速地增长。




首先,在中国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的环境下,如果消费增速也出现下滑,这不会令人感到意外。就像在收入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带来了消费的迅速增加一样,收入增速大幅放缓应会导致消费增速也放缓。其次,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财政刺激措施主要是大幅扩张银行贷款——几乎肯定会导致坏账大幅增加。解决这些问题(这是中国未来几年必须要做的),可能需要采用与解决上世纪90年代末银行危机相同的政策,而这些政策必然会限制消费的增长。




迄今为止,新增贷款异常但低效的扩张,令中国经济实现了许多人就在6个月前还认为不太可能实现的增速。但迅速增加的银行贷款,不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长期解决方案,特别是如果这些银行贷款的配置错误达到了以前贷款飙升时的程度。



未来5年或更久,中国的经济增速必然会低于消费增速。作为中国财政刺激方案特色的大规模但不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和新生产设施投资,将无法改变这一事实。世界需要做好准备:在10年时间内,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从过去20年令人眩晕的高度,降低至——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仍然可观但远远低于目前水平的5%至7%。如果目前的财政刺激方案拖延了中国的调整进程——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事实确实如此,中国的增长率也许会更低。




本文作者是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高级研究员



译者/梁艳裳


全文

2009年8月6日星期四

报导:中移动将推出谷歌系统智能手机

我想,即使iPhone很厉害,这次土鳖还是会赢,就像Baidu vs. Google.
因为iPhone和其他手机最大的区别就是软件,但是这些软件一般都是适用于美国的。所以,大众来讲,本地的平台更容易满足需求。

 
 

Sent to you by Zhang Chenghui via Google Reader:

 
 


据报导,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最早将在下周推出使用谷歌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2009年8月2日星期日

高铁拉着京津跑



2009年08月02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8月1日,一位乘客在京津城际列车上用笔记本电脑工作。
  新华社记者 李 文摄

  *8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通车运营一周年,共计运送旅客1870万人次,京津间的总体客流比开通前增长86%,旅客满意率高达99%

  *按照规划,2020年我国高速铁路总规模为1.8万公里,将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

  "原以为京津城际只是方便旅客,没想到能让餐饮业火成这样!"天津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善把京津城际铁路形容为"财神爷"。京津城际高铁开通一年来,天津10家"狗不理"的营业额都增加了20%以上,有几家店甚至蹿升了40%多,增速远高于往年。

  8月1日,我国首条高速铁路、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高铁通车运营一周年,共计运送旅客1870万人次,京津间的总体客流比开通前增长86%,旅客满意率高达99%。这条高速铁路,不仅标志着中国从此跨入"高铁时代",更初步显现了巨大的综合效应----京津城际高铁享誉世界的"中国速度",正在转化为环渤海经济圈的"融合速度"!

  拉 动

  火了天津服务业

  尽管7月29日不是周末,天津古文化街依然人头攒动。泥人张、风筝魏、崩豆张、杨柳青年画等出售天津特产的店铺里,询价购物的游客络绎不绝。据介绍,天津古文化街目前的日客流量达五六万人次,节假日能达到十五六万人次,比京津城际开通前增长了15%。

  "没想到通过高铁来津的游客这么多!没想到来津游客对天津的市场这么感兴趣!没想到天津商家为了迎接游客打折促销力度这么大!没想到天津的各项经济指标增长幅度这么高!"天津市商务委副主任赵阔江提起京津城际铁路带给天津的惊喜,一口气说了四个"没想到"。

  全长120公里的京津城际高铁,将两大直辖市的通车时间缩短为半小时,让天津在第一时刻感受到了高铁的拉动效应。

  "一看游客手里拿着5100矿泉水瓶,就知道是京津城际高铁送来的客人。"天津导游宋维虹觉得乘高铁来的旅客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愿意消费,而且消费数额较大,"因为方便,好多去北京旅游的外地团队也特地安排到天津来逛一天,几乎没有空手而归的。"据介绍,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天津免费开放的6个博物馆、纪念馆,累计接待外地观众近80万人次,由北京来津的旅游团体观众占90%,比高铁开通前增加了30%。天津各大、小剧场迎来观众人数超千万,比京津城际高铁开通前增长了20%。

  京津城际的"拉动效应"非常明显。天津市商务委的调查显示,2008年外地到津旅游者消费超过750亿元,城际高铁对2008年旅游增长的贡献率为35%。今年上半年,天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176亿元,同比增长20.7%左右,增幅居全国第二。

  "京津城际高铁的高效运转已经直接带动了两地旅游、餐饮、房产置业和零售行业的繁荣发展。而从长期来看,它的作用必将向着更加深远的层次延伸。" 天津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杨立新说。

  拉 近

  加速京津经济大融合

  自京津城际高铁开通后,在北京工作的天津姑娘齐慧每个月回家的次数多了好几倍,"晚上9点,爸妈一个电话,我就去北京南站买个票回天津了,又快又安全。我还有一些朋友是住在天津、工作在北京,天天往返呢!"

  齐慧算过一笔账:京津两地大巴车票价30至40元不等,但要花费约两小时;自驾车,单趟油费就是100多元,还要花上几十元的过路费,经常往返花费不菲。相比之下,58元、半小时通达市中心的城际铁路,优势明显。

  依靠"大运量、高密度、公交化"的京津城际,京津两地居民工作和生活的范围逐步扩大,异地就业、异地置业、异地消费的现象日益增多,"双城记"升级为"同城记"。

  "同城效应"体现在北京居民平日消费的半径更大了,周末聚会的选择更多了。"天津物价比北京低,打个'铁的',去天津买点海鲜,淘些洋货,泡个温泉,舒服又划算!"接受采访的多数北京居民这样感慨。

  "同城效应"使天津市房地产市场交易更活跃了。天津市发改委的一项统计表明,2008年天津的房地产成交额中,三成是由外地人购买,而北京购房者就占其中的50%,他们多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与天津有密切联系。

  "同城效应"反映在天津的投资环境更好了,国内外客商到津投资大项目、好项目的信心更足了。今年1至6月份,天津市累计新签合同外资额74.2亿美元,同比增长7.3%。中央国有大企业到天津投资不断增多,中央的科研院所与天津的合作现在也越来越多。"高铁开通一年来,成为我市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最快、建设最好的时期。"赵阔江说。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GDP总量实现5780亿元,增长10.1%;天津市GDP总量实现3154亿元,增长16.2%,两地GDP增长双双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京津两市GDP总量能保持较大增长,与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运营,促进两地经济密切往来,带动经济增长是分不开的。"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红昌说。

  拉 升

  开启铁路高速新时代

  7月30日,位于河北廊坊万庄镇的京沪高铁北京特大桥工地上,架梁施工紧张有序。这座从北京西四环至河北廊坊火车站的特大铁路桥,长达48.153公里,其中跨越京开高速公路的钢箱拱桥长达108米,为国内最大,筑梁与架梁难度可想而知。

  然而,对参与过京津城际高铁施工的建设者而言,这已经不是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我们完全有能力自行设计施工,修建一条世界上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指挥长梁毅说。

  高速铁路标志着一个国家铁路现代化与轨道装备现代化的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它不仅是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集大成者,而且拥有节能、环保、省地的突出优势,代表了现代绿色交通的发展方向。继京津城际铁路之后,我国规划中的大部分高铁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全长98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预计年底可交付运营。新中国成立以后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京沪高速铁路将在明年底全线贯通。

  "京津城际铁路运营取得巨大成功,充分证明中国铁路已经完全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铁路运营管理模式,为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了样板和示范。"铁道部政治部副主任兼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王勇平介绍说。

  京津高铁的成功还引来了海外橄榄枝。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兼运输局局长张曙光介绍,一年来,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30多个国家的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铁路同行累计200多批次、上万人乘坐了京津城际铁路体验"中国速度"。这些国际友人不仅对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快、水平高、投入少给予了充分肯定,而且多数都提出了合作意向。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以世界铁路最高速度运营的京津城际铁路,不仅成为中国的一张新名片,并开启了一个崭新的铁路时代。按照规划,2020年我国高速铁路总规模为1.8万公里,将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中国高速铁路,正在成为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标尺和中心。

------------------------------------------------------

欧洲高铁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蒸汽机车发明于欧洲,欧洲铁路网几乎是世界上最早建设的铁路网络。欧洲铁路公司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今天,欧洲各国铁路均相连成网,几乎所有的大小城市都有自己的车站,并且通常坐落在市中心。据了解,从巴黎到米兰乘飞机要2000多元人民币,而巴黎到米兰夜火车的单张票价只要900多元。该列车22时20分从巴黎始发,第二天早上8时45分到米兰,不仅省票钱、省住宿费,还省了从市区到机场的周折。据报道,原来从伦敦到巴黎600公里的距离,曾是航空业的天下,自从1994年11月欧洲之星(Euro Star)通车,到了2004年已抢下66%市场,2006年全部竣工,如今市场份额更高达九成。

2009年8月1日星期六

PayPal小心了,Google Checkout推出新工具

 
 

Sent to you by Zhang Chenghui via Google Reader:

 
 

via 译言-精品外文翻译 by pavel on 7/31/09

译者:pavel

Google Checkout博客今晨宣布采用一种全新的可嵌入小工具(gadget),用户可以将它植入出售自己商品和/或服务的网站中。对于在线购物网络来说,可嵌入式小工具已不是什么新鲜事,Google Checkout的主要竞争对手PayPal常年向用户剪切-复制式代码。但新推出的这款小工具有其有趣之处:它同Google Docs服务联系在一起,可用于后台存货管理。此外,它的安装使用也十分简单。

安装:三个简单步骤

博客上说,在自己的网站上安装运行Google Checkout只有寥寥几个必需步骤,整个过程据称只有"几分钟"。(这可能取决于你出售产品存货有多少)。

在注册Google Checkout卖家帐户后,下一步是在Google Docs电子表格(spreadsheet)中列出希望出售的产品。这个过程并不简单。Google会向你提供一份电子表格样板,点击链接后,系统会提示你点击另一个链接:Yes, make a copy。这样,样板就会传到你自己的Google Docs账户中,你将会看到一个基本表格,各栏分别为商品名、内容、价格、数量、发货方式、图片链接等。为了让你清楚以上各项分别有何用途,电子表格还提供存货条目的样例。完成存货列表之后,你只需以网页形式将电子表格发布即可。

最后一步是选择嵌入位置,在这个列表中你可以选择普通HTML网站或是Google旗下产品,如Google SitesBloggeriGoogle。然后你将选择gadget的大小,并对代码进行一些更改,其中有一项是将URL粘贴到自己的Google Docs电子表格中。

Checkout工具"足够好"

最后,PayPal为配置网站按钮提供了更多选择,允许用户根据重量、不同税率来进行调整,以及设置自定义按钮。与此同时,Google Checkout则秉持了Google奉行的做法:为那些寻求"足够好"(但不是最好)的用户群提供简单易用的服务。以Google Docs和Google Sites为例,Google的服务在同领域尽管不是最棒的,但对于大多数用户已经足够好了。以Google Docs为例:目前,微软Office具有更多的功能,Zoho也是更强大的在线工具套件,但Google Docs简洁直观、简单易用。Checkout gadget亦是如此。它也许不是最棒的,但对于那些不需要复杂设置的小卖家来说,已经十分适用了。

 

 

添加评论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2009年7月30日星期四

间接伤害


间接伤害

有很多人问我,都说金融危机,除了数字吓人,好像也没觉得什么啊?没错,除了像大萧条这样的危机,大多数人在一场经济衰退中大概都不会受特别显著的影响,经济衰退的成本,常常是不成比例的被一小部分人承担的—在一个国家内如此,在全世界也是一样。

今天发现国际货币基金的主页上有一幅很有意思的地图,显示的是目前国际货币基金提供贷款的国家—有气泡的国家就是有贷款的国家,比如说,北大西洋中的冰岛。众所周知的是,国际货币基金提供贷款的国家一般都是经济已经或者很可能要陷入危机的国家,所以这幅地图是一幅相当好的示意图,显示这个世界上目前有多少国家目前正处于困境。

我看到这幅图的第一反应就是:间接伤害。你可以看到,目前的重灾区并不是危机的始发地美国或者西欧,而是非洲,东欧,中美洲和中亚,国家数量之多令人震撼。非洲陷入困境当然未必完全是因为这场危机,没有危机的时候非洲也很困难,有了危机更困难了就是。但东欧的几乎完全沦陷,恐怕就全是拜这场危机所赐了。中美洲也并不好受,重要的国家如墨西哥和哥伦比亚,都主动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的受信。

这就是这个世界。美国打了个喷嚏,感冒发烧的人却是几千里外看起来完全不相干的人-很多是穷人。另一点有趣的是,虽然东亚的经济遭遇了重创,但却并没有任何一个经济陷入危机,目前看来,最先复苏的也很可能是这个地区,除了已经长期经济乏力的日本。

clip_image002

2009年7月18日星期六

铱星复活:2008年盈利5400万美元


via 安迪投资博客(BLOG) - 记录每日投资阅读精粹 by Andy <null@null.com> on 7/17/09
铱星公司(IridiumLLC),这个承载了人类通信梦的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高调诞生,却因卫星运营费用昂贵、用户缺乏而迅速走向没落.而今,铱星带着盈利的业绩回来了.那么,通过庞大的太空卫星网打造人类无缝通信的梦是不是也重现了?上世纪90年代,铱星公司向太空中发射了88颗卫星,组建成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向地表任何地方传输移动电话信号.1998年,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利用铱星系统进行了首次通话,标志着该系统顺利投入运行.

可高昂的手机价格(每部3000美元)和通话费(每分钟3~7美元)让消费者望而却步.戈尔首次通话后才9个月,铱星公司就被迫申请破产保护.筹资创建铱星公司的摩托罗拉公司将自杀软件(suicidesoftware)上传到卫星上,一度准备将这项失败的50亿美元投资在太空中销毁.

可如今铱星公司不仅仍在正常运营,而且还能赚钱.该公司去年盈利达5400万美元.这让很多人又做起了.... (
点击链接察看全文......)

2009年7月17日星期五

谷歌凭什么挑战微软

谷歌凭什么挑战微软




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不是比尔•盖茨(Bill Gates)。这位执掌谷歌(Google)的理性计算机科学家要比热切急迫、中途辍学的盖茨平易近人得多,后者将微软(Microsoft)打造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科技公司。

施密特今年54岁。过去20年来,他一直在追求一种与盖茨非常不同的计算机愿景。事实上,他的职业生涯在大方向上几乎与微软创始人截然相反。最近,当谷歌宣布将推出个人电脑(PC)操作系统,与微软的Windows展开竞争时,这两个世界相撞了。

如果这两位男人之间存在什么个人仇恨,我们从表面上似乎看不出来。上周四,在媒体巨头和科技行业高管年度峰会上,他们在爱达荷州太阳谷(Sun Valley)的山地空气中共进午餐。不过,与盖茨的交锋——并且往往以失败告终——对这位谷歌首席执行官的竞争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曾经是Windows资深开发人员、现任谷歌工程副总裁维克•贡多特拉(Vic Gundotra)说:"他的人生经历无疑奠定了他的现在。"

"网络就是电脑"

施密特能够在谷歌巧妙利用那些痛苦的经历,最终取得出色成就,这是对他作为一位战略家的技能的证明。施密特首次表明自己对于计算机前景的看法,是在担任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Sun Microsystems)的首席技术官时。他在取得普林斯顿(Princeton)的学士学位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erkeley)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学位之后,于1983年加入该公司。当时的格言是"网络就是电脑",因为运算能力日益集中,个人电脑设备成了连接用户与这些巨型"大脑"的"瘦客户端"。

迄今,那个愿景在谷歌得到了最强有力的体现,该公司精通如今有"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之称的技术,从巨大的数据中心把各类服务通过互联网推出去。运行其Chrome OS新操作系统的设备,将会充当基于web的新计算机世界的瘦客户端,有可能比装满桌面软件的微软系统个人电脑更快,更便宜。Chrome OS操作系统计划于明年晚些时候推出。

贡多特拉表示:"施密特对网络的能力极为执着"。他补充说,事实上,他是"首批主张这一点的人士之一",盖茨是后来才做出回应的。

不过,太阳公司未能利用自己的远见。施密特的下一份工作是在1997年执掌联网软件公司Novell,在此期间也与微软发生争斗。Novell犯了一个对于软件公司而言愚蠢至极的错误:试图用它的桌面应用软件,向微软发起正面攻击。Novell因突袭失利而遭受重创,在此之后上任的施密特未能重振这家公司。

在谷歌,施密特下决心不再重复这些错误。他于2001年3月出任谷歌董事长,随后在8月份成为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多年来,尽管他在公开场合一直否认有意追求竞争战略,但他指示一个内部工程师小组——其中部分人员曾为微软工作——来研究与微软抗衡的方法。据熟悉这个小组的一位人士表示,它设计出了一些谷歌最关键的策略,比如其软件"工具栏",用于从浏览器内部启动谷歌搜索服务。通过实施这一秘密策略,施密特还避免了强迫性地专注于与微软的争斗。

绝不逞能

一位从其在谷歌工作伊始就看透其思路的人士表示:"对于任何看上去像是针对微软的逞能行为,他都极不愿意做。"他避开了浏览器开发商网景(Netscape)所走的道路,后者从一开始就宣布,它的浏览器将发展成为与Windows竞争的操作系统。


谷歌避开这一策略的决定,证明了施密特的自我克制,该公司首先于2008年推出了自己的Chrome浏览器,之后宣布开发基于Chrome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与他共事的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i Brin)多年来一直敦促采取此举。施密特最近表示:"自创办谷歌时,他们就已经想做这个项目了。我在前6年里一直在抵制。"提到网景的经历,他补充表示:"我很担心,在经历过惨烈的浏览器战争后,我不想让我们再经历一次。"

了解施密特思路的另一位人士表示,通过推进谷歌的"云计算"策略,直至达到其合乎逻辑的结局,施密特将操作系统业务只看做是一个更广泛策略的附属品。"他非常有策略。他看出你必须包围它,而不是正面攻击。"

在谷歌穿着T恤的年轻开发人员当中,施密特显得与众不同。他经常穿着笔挺的白衬衣,打着领带,似乎乐于扮演老一辈学者型政治家的角色。这一点从旨在发动谷歌集体智慧,而非自上而下制定方向的共识管理方式中也可看出。不过,施密特深厚的技术背景和超凡的智力,也使得他在必要时乐于争论。随着日益成熟的谷歌削减不必要的项目,他现在越来越需要设定一个更坚定的方向。



尽管与盖茨在个人风格和对技术前景的看法上存在差异,但这两人也有相同点。去年向谷歌提供咨询的硅谷资深银行家弗兰克•奎特隆(Frank Quattrone)表示:"他拥有慎密的工程头脑,对技术具有全方位了解,同时对市场和商业模式也很了解——这也正是使比尔•盖茨如此成功的结合。"

研发工作给人以脱离尘世的感觉

谷歌聘请最聪明计算机人才的雄心,也与微软不谋而合。不过,盖茨创造了一种竞争激烈的人才文化,而施密特培育了一种更为学术性的制度,在其对计算领域下一个突破的理想化追求中,几乎给人以脱离尘世的感觉。华盛顿智库——新美国基金会(New America Foundation)理事会主席的身份,也证明了施密特在政策方面比较拿手。

鉴于他们经历相似,成功正给施密特带来盖茨曾经面临的某些监管关注,这很有讽刺意味。尽管施密特曾在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总统的过渡团队中担任过显要的职位,但他现在成了美国针对谷歌和苹果(Apple)董事席位重叠的反垄断调查的焦点。应对这些政治紧张局面,可能是对其运筹帷幄能力的下一个考验,这些技能曾帮助他应对微软的威胁。

译者/董琴


全文

2009年7月12日星期日

做一個有思想的投資者

 
 

Sent to you by Zhang Chenghui via Google Reader:

 
 

via 人世間 之 新境界 by 變幻原是永恒 on 3/28/09

選自《Value》雜誌

2007.12月刊 封面故事 羅奈爾得 R.雷德非(Ronald R. Redfield)

做一個有思想的投資者

根據www.wikipedia.com網站的資料,《安全邊際——有思想投資者的價值投資避險策略》一書由成功的價值投資者塞思•卡拉曼(Seth A. Klarman)所著,他是波士頓Baupost Group投資公司的主席。該書沒有再版,偶爾可能會在eBay上看到,標價超過1,000美元(一些人認為這本書具有收藏價值)。

我所寫的摘要並不包括書中的所有內容,但我發現這些摘要對像我這樣的基金經理人而言是很有幫助的。我並沒有提到卡拉曼在書中寫到的應將投資看作是"部分擁有所有權"的內容,因為我早已經是這麼看待投資的,無須再提醒自己。因此看完我所寫的摘要的讀者應當讀一遍原書,從書中獲得自己所想得到的資訊。我發現有幾個圖書館收藏了這本書,我曾去過其中之一的紐約科學、商業和工業公眾圖書館(網址是http://www.nypl.org/research/sibl/index.html)。

摘要中用雙引號中的內容完全援引了書中的內容。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感到非常慶倖,自己多年來一直是在按照卡拉曼的投資哲學進行操作。我沒有將自己比作是卡拉曼,完全沒有,我們怎麼能同卡拉曼、巴菲特或者惠特曼等大師相提並論呢?通過閱讀這本書,讓我證實了自己的投資風格和紀律,這本書將我多年來使用的哲學和方法融合在一起並加以確認。這些摘要讓我經常回顧過去並感受自己的投資基礎。在這些摘要中,我也添加了一些適合於我實際工作方面的內容。

導言

"單靠本書無法讓任何人成為成功的價值投資者,價值投資要求進行許多艱難的工作,異乎尋常地遵守紀律和長期投資。"

"本書是一份計畫書,如果仔細按此進行投資,在有限風險的情況下獲得投資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要理解事情是如何運作的,請記住規則決定競爭。卡拉曼將此書描述成是一本"思考投資"的書。

我認為,導言部分中的多數內容並不是講通過積極買賣來進行投資,而是展示了"在商業基本面的基礎上進行長期投資的能力"。我讀完這本書之後,意識到卡拉曼的長期投資方法並不與我一樣。然而,關鍵是需要決定是否還存在價值,在考慮價值的同時還要考慮稅收成本和其他成本。

同眾人作對。我認為卡拉曼是說在人群中你會感到溫暖並迷失方向,但你不需要溫暖,不能對投資失去方向。

在商業場上和投資中保持理性。

研究投資者和投機者的行為。他們的行為經常在無意識中給價值投資者創造了機會。

"對價值投資者而言,最有利的時候是在市場下跌時。""價值投資者在安全邊際下進行投資,以防止在市場下滑時蒙受巨大的損失。"我剛剛開始讀這本書,我對價值投資者如何避免1973-1974年的熊市充滿好奇心,一些人可能認為巴菲特在那個時候退出了市場。然而,根據我的理解,也許可能是錯的,伯克夏公司的股票價格在那段時期內大幅下跌。此外,巴菲特對那些離開合夥投資公司而轉投紅杉基金(Sequoia Fund)的投資者也提到了這一點,紅杉基金是一家進行長期價值投資的共同基金,在1973-1974年期間,紅杉基金也經歷了一段可怕的時期。

"馬克•吐溫說過,人的一生中有兩個時候不應進行投機——當他不能承擔投機所造成的後果時以及當他能承擔後果時。"

"投資者從一檔股票中獲利至少有三條可能的途徑:

1、從基本業務所產生的剩餘流動資金中獲利。流動資金剩餘最終將體現在股價的上漲中,或者以股息分派給股東。

2、從投資者對基本業務的投資意願增加中獲利,因這將體現為股價上漲。

3、或者從股價和商業價值之間的差距來獲利。"

"投機者熱衷於預測——猜測股價的波動方向。"

"在制定投資決定時,價值投資者關注的是真實的財務狀況。"

他討論了如果投資者失去對具有流動性的國債的興趣,或者國債失去流動性時,將會發生什麼事,所有的投資者都將在同一時間奪門而出。

"投資是嚴肅的業務,並不是娛樂。"

需要認識到投資和收藏之間的區別,投資最終能產生現金流。

"成功的投資者傾向于理智,將別人的貪婪玩弄於股掌之上。因對自己的分析和判斷有信心,他們不會對市場力量盲目地作出情緒化的反應,而是將按照適當的理由採取行動。"

他還談到了市場先生。他認為如果一種股票價格的下跌沒有明顯的理由,大多數投資者會感到擔憂,他們擔心可能有他們尚不知道的資訊存在。這時候我就會少量買入,有時我感到自己可能是唯一的買家。他描述了投資者如何再次對自己進行猜測——他們很容易開始驚慌並賣出股票。他繼續寫道:"然而,如果這種證券在購買時確實是便宜的,那麼合理的行動應該是在更便宜的時候買入更多的這種證券。"

不要將一家公司在股市上的表現與它實際的基本業務混為一談。

"自己考慮,不要讓市場引導你。"

"有時證券價格的波動並不是因為實際業務出現改變,而是因為投資者的感覺有了變化。"這有助於我研究1973-1974年間市場的表現,當我研究那個時期的股市時,市盈率的下降似乎並沒有真正的理由,許多人認為,原油價格以及利率的飆升是主要原因,但根據我的研究,直至20世紀70年代末的時候,這兩個因素才產生了作用。

華爾街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他發現了華爾街是如何朝多頭市場傾斜的,有一部分內容的標題為"金融市場創新有利於華爾街,但不利於投資者"。當我讀到這一部分時,我在想,由許多貸款機構所發行的"選擇權指數型抵押貸款"(pay option mortgages)是不是這些創新產品之一。負分期(Negative Amortization)和可調利率的抵押貸款已經存在了25年左右,然而,過去此類產品的發展卻趕不上最近幾年的勢頭,2005年和2006年,此類有著更高風險的抵押貸款是當時貸款機構典型的業務,包括Countrywide,GoldenWest Financial and First Federal Financial等貸款機構。

"投資者必須意識到,創新產品起初的成功並不是暗示最終結果的可信賴指標。""儘管開始的時候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讓問題暴露出來。""今天看起來是新的或是有所改善的東西,明天可能會被看作是有缺陷的甚至是錯誤的東西。"

"最終華爾街的市場飽和度將隨著投資者熱情的消退而減弱,當一個特定的行業正時興時,成功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在買家推高價格的同時,他們幫助證實了當初的熱情。但當價格達到頂峰並開始下跌時,下跌動力也是能自我實現的,不僅是因為買家停止購買,他們最終變成了賣家,使市場供應情況進一步惡化,並最終形成了頂部。"

隨後他寫到了投資狂熱:"所有的市場狂熱最終都將結束。"他進一步進行闡述,"我們卻發現,區別投資狂熱和真正的商業趨勢並不容易。"

"你不會在自家廚師去就餐的餐館用餐,你應對那些不能吃下自己東西的基金經理人感到不滿。"強調一下,我確實吃自己煮的東西,因此在投資時,我不會"外出就餐"。

"一個投資者的時間被用於觀察所持有的頭寸並調查潛在的新投資,然而,因為多數基金經理人總是想獲得更多的資產進行管理,他們留住已有的客戶,並在與潛在的客戶會面上花去了大量的時間。"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所有的客戶,無論是老客戶還是潛在的客戶,如果他們沒有同基金經理人舉行會議,可能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但出現了搭順風車的問題(free-rider),因為每個客戶均認為,要求定期召開會議是正當的要求,單獨一次會議並不會給基金經理人的時間帶來無法承受的負擔,但如果將這些會議用去的時間累積起來,也是不少的時間,不參加這些會議,基金經理可能有更多的時間用於研究市場並給投資結果帶來影響。

"截至1990年年底,持有垃圾債券的大型存貸款機構處在破產的邊緣,包括Columbia Savings and Loan,CenTrust Savings,Imperial Savings and Loan,Lincoln Savings and Loanand Far West Financial。因投資垃圾債以及其他高風險資產,多數存貸款機構曾快速成長。"

我對這些抵押貸款在2005-2006年是否也會得到同樣的評估表示懷疑,我查了一些自己整理的檔案,找到了1980年第一季度時上述一些公司的價值線。這裡列出我所找到的一家公司的資訊。

Far West Financial:財務評級為C++。1979年,以帳面價值5%的價格出售,"收益(yield-cost spread)面臨壓力。""貸款可能會在1980年急劇下降。""1980年的盈利可能會萎縮30%-35%。理由是,資產收益率與資金成本的缺口惡化,貸款收入下降……"值得注意的是,1974-1979年間,該公司的股價上漲了400%左右。

1968-1972年期間的市盈率為11-17倍,從1973-1979年,市盈率為3.3-8.1倍。我對這些公司1990-1992年間的價值線非常感興趣。

價值投資哲學

"本書一再提到的主題之一就是未來是不可預測的。"

"在一個世紀內,河流淹沒河岸的次數可能僅為1-2次,但你依然在買洪災險。""投資者必須為任何不可預測的事情做好準備。"他在書中描述道,希望能獲得明確回報的投資者並沒有實現這個目標。"為投資回報設定目標導致投資者關注于潛在的上升空間,而不是關注下跌的風險。""投資者不應為回報率設定目標,哪怕是一個極其合理的目標,而應當為風險設定目標。"

價值投資:安全邊際的重要性

"價值投資的紀律是,購買那些價格大幅低於內在價值的證券,並持有至這些證券的多數價值被發現時。價格便宜是這一過程的關鍵因素。"

"對價值投資者而言,最大的挑戰是堅持這一投資紀律。成為價值投資者通常意味著脫離大眾,挑戰傳統智慧,同市場上流行的投資風潮逆向而行。這可能是一個孤獨的事業。在市場高估時間延長的時期內,與其他的投資者或者整個市場相比,價值投資者可能會有糟糕甚至是可怕的表現。"

"價值投資者就像學玩遊戲的學生——他們通過每次遊戲來學習如何玩遊戲,他們不會被其他人的表現所影響,只有自己的表現才能激勵他們。"他說道,價值投資者擁有"無窮的耐心"。

他提到價值投資者不會投資那些他們並不瞭解的公司,並解釋為何價值投資者因為這個原因而不會購買高科技企業。沃倫•巴菲特也把這一條作為他不購買高科技公司的理由。我確實相信伯克夏將會在某個時候大量購買微軟公司的股票。卡拉曼說,許多價值投資者也回避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理由是這些公司的資產難以分析。應當記住,伯克夏•哈撒韋公司基本上是一家保險公司(巴菲特是大股東)。

"作為一個價值投資者,他不僅必須處於合理的擊球區域,必須處於最佳的位置。""最重要的是,投資者必須避免在錯誤的地方搖擺不定。"

他繼續展開論述,指出決定價值並不是一門科學,一個有能力的投資者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所有的答案或者問題,多數投資將依賴於無法預測的結果之上。

"價值投資在通脹環境中能夠有良好的表現。"我想知道反過來的話是否仍然正確?我們是否處在一個很快就會出現通縮並可投資房地產的環境中呢?我想是的,他確實討論了很多有關通縮的事情,他解釋了為何通縮"對價值投資而言是一柄插向心臟的尖刀"。他認為,通縮對幾乎所有類型的投資者都不會帶來樂趣。他稱價值投資者應擔心下降的商業價值,列出了價值投資者應該在此時如何做;

1、投資者無法預測商業價值何時會升或降,必須基於一貫的保守立場進行評估,對最糟糕的流動性價值和其他方法給予充分的考慮。

2、投資者擔心通縮可能會導致出現比平時更嚴重的折扣。

3、通縮應在投資時間框架內具有更為重要的地位。

"當證券價格比內在價值足夠低且允許出現人為錯誤、運氣不佳或者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出現複雜、難以預測的極度波動時,就產生了安全邊際。"

"我相信,無形資產面臨的問題是,它們基本或者根本沒有安全邊際。"他描述了有形資產如何交替使用,進而產生安全邊際。他也解釋了巴菲特如何認識到無形資產的價值。

"投資者不僅應當關注是否當前持有的資產被低估,還需關注這些資產為何被低估。"他解釋了為何要記住投資時的理由,如果這些理由不再正確,就應當賣出你的投資。他告訴讀者,應當尋找催化劑,這可能會增加價值。尋找那些有著良好管理層和股權結構的公司("個人在企業中所占股份"):"多樣化你持有的頭寸並進行對沖,若從財政的角度來這麼做有吸引力的話。"

他解釋說,災難和不確定因素能創造機會

"市場下跌是對投資哲學真正的考驗。"

"價值投資事實上是在有效市場假設經常出錯的基礎上提出的。"他指出,市場在給大市值公司進行定價時的效率更高。

"提防價值投資騙子"

這意味著應當小心濫用價值投資。他稱,麥克•普萊斯、巴菲特、麥克斯•漢尼以及紅杉基金的成功令市場上出現了號稱價值投資者的騙子,他將這些人稱為價值變色龍,指出這些人並沒有為他們的客戶成功地找到安全邊際,這些投資者在1990年蒙受了巨大的虧損。我發現這部分較難理解,原因之一是本書於1991年出版,沒有足夠的時間對1990年的投資情況發表評論。此外,他並沒有提及1973-1974年間的全盤下跌。

"價值投資很好理解,但難以實施。""困難的是堅持原則、保持耐心和堅信判斷。"

"價值投資哲學的根本"

值投資者追求的是絕對表現而不是相對表現,他們關注的是更長時期內的表現,如果沒有便宜的股票,他們會持有現金。價值投資者同樣關注風險和回報,他提到,風險越大並不一定意味著回報也越高,風險會侵吞回報,因為風險使投資蒙受了損失。價格創造了回報而不是風險。

他將風險定義為"損失的可能性和潛能"。投資者可以通過分散投資、對沖(當合理運用時)以及在安全邊際下進行投資來抵消風險。

他繼續說:"投資者成功的訣竅是他們在想賣的時候賣出,而不是在不得不賣的時候賣出。那些可能需要賣出資產的投資者應當只持有美國國債而不應持有其他可銷售的證券。"

警告,警告,再警告。仔細看下一部分。"是否會出現機會成本的最重要決定性因素是,他們的投資組合中是否持有部分現金。""保持適量的現金或者持有能夠定期產生現金的證券將減少機會。"

"價值投資者的主要目標是避免虧錢。"他將價值投資策略分成三條加以描述:

1、自下而上,通過基本面分析進行搜尋;

2、絕對表現戰略;

3、關注風險。



"經營評估的藝術"

他解釋說,淨現值(NPV)和內部收益率(IRR)是總結資料時最主要的工具。除非現金流能像合同上標注的那樣如期實現,能按時收到現金支付,否則這兩種方法將會產生誤解。他提到了一句諺語:"垃圾進,垃圾出"(指輸入錯誤的資訊,輸出的結果也是錯誤的)。我在邊注中寫道,註冊會計師(CPA)Milford Blonsky在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就這一問題曾多次教導我。

卡拉曼相信,投資價值是一個範圍而不是具體的價值。

他提到了三種經營評估的工具;

1、淨現值(NPV)分析法。"淨現值是指企業可能產生的所有未來現金流的貼現值。"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需要對盈利作出合理的預測並選擇一個貼現率,這經常是一種猜測遊戲,可能會出錯,情況也可能改變,即使管理層也無法預測這種變化。"產生了一個無法解決的矛盾:為進行現值分析,你必須預測未來,然而對未來的預測是不可靠的。"他認為,這可以通過使用"保守主義"來應對。

他也談到了如何選擇貼現率。"事實上,貼現率是指能使一個人的現在與未來資金出現差距的利率。"沒有一個正確的貼現率,也沒有一個精確的選擇方法。一些投資者會使用一個常用的整數作為貼現率,如10%。這是一個簡單的整數,但並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在選擇貼現率時應保持保守立場,投資風險越小,時間越短,貼現率應當更低"根據現金流的時間和數量,即使貼現率略有差別,最終也會給現值評估造成巨大的影響。"當然,可以通過調整利率來調整貼現率。他討論了在利率極其低的時候,如何投資才能讓股價上漲,在進行長期投資時必須小心謹慎。

卡拉曼討論了使用不同的貼現現金流(DCF)和淨現值(NPV)法進行分析,他同時強調,應當在不考慮股息支付的情況下對盈利或者現金流進行貼現,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支付股息的。當然,你必須理解盈利的品質以及它們會反復出現的本質。

2、分析清算價值。你必須瞭解正常清算價值與大拍賣清算價值之間的區別,卡拉曼引用了格雷厄姆提出的"淨營運資金淨額"這一概念;營運資金淨額=流動資產-流動債務;淨營運資金淨額=營運資金淨額-所有長期債務。記住,營業損失會消耗營運資金。卡拉曼提醒我們,需要研究賬外債務,如資金不足的養老金計畫等。

3、估計一家公司的股票價格或者假設公司下屬部門也已上市,並估計這些股票的價格。這種方法的可靠性不及上述兩種,應被視作是一種參考。私人股權市場價值(PMV)確實給分析師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法則,在使用PMV方法時需要理解"垃圾進,垃圾出"的概念並使用保守的預期。必須意識到,一段時期內這種方法曾被濫用。對1973-1974年間市場的研究提醒了我,公用事業公司的市盈率超過18倍,而通常是沒有這麼高的,我相信1929年情況也是如此。卡拉曼還提到了電視公司,從歷史角度看,股價/稅前現金流應為10倍,但在上世紀80年代末卻達到了13-15倍。"依靠歷史保守標準來決定PMV的投資者能夠從安全邊際中獲益,而其他投資者的安全邊際將因金融市場風雲突變而遭受打擊。"他認為,在使用PMV法決定你願意為這家企業支付的價格時,這個價格並不是別人願意支付的價格:"PMV方法頂多應是評估過程中的多種方法中的一種,而不應是最終決定價值的唯一方法。"

我認為,卡拉曼提到應當採用所有的工具,但不應過分看重一種工具或某種評估方法。在典型的情況下,淨現值法最為重要。然而,分析師應知道何時使用哪種工具以及哪種工具不適合使用,在評估一家有著多種業務的大公司時,對它每個業務的評估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他建議應"保守得有些過頭"。

卡拉曼引用了索羅斯的《金融煉金術》(The Alchemy of Finance):"基本面分析追求的是確定內在價值是如何反映在股價中的,反之,自反性理論表明股價如何能影響潛在的價值。(1987年版,第51頁)"卡拉曼提到,自反性理論認為,股價能給業務價值帶來巨大的影響。卡拉曼稱:"投資者不能忽視這種可能性。"我讀到這裡時想到了安然公司,因為無法再使用股票作為現金的來源,安然公司的業務崩潰了。因為股價下跌,安然公司很快違背了當初的契約。將遇到的困難同欺詐放在一起,最終就會形成災難。今天有多少公司依賴於股市或債市提供持續的流動性呢?

他對1991年的Esco公司進行評估。他指出:"營運資金/銷售的比率"值得研究。他得出結論,前5年的貼現率為12%,此後為15%。如此高的貼現率本身就是"不確定因素",投資者應當考慮使用其他的評估方法,而不僅僅是使用淨現值法。卡拉曼認為,在缺乏參照的情況下,PMV方法毫無用處,研究下屬部門的方法應該有助於評估,因為Esco此前收購了競爭對手Hazeltine。儘管Hazeltine公司遠比Esco規模要小,但通過收購,Esco價值明顯低估。他認為清算價值法也沒有用,因為這樣的公司不會很容易就被清算,隨著合同的接連完成,這家公司可能被逐步清算。他注意到,公司股價只體現了部分的有形資產,考慮到大量的現金流以及有形資產,這樣的股價是非常非常低的。他無法確定Esco公司的確切價值,但能確定它的價格大幅低於內在價值。他研究了最糟糕的情況,但內在價值依然高於當前的市場價格,當前的股價是在發生"災難"的基礎上才會出現。他也注意到公司的內部人員也在公開市場上買入自己公司的股票。

卡拉曼在書中提到,管理層能夠操縱盈利資料,因此必須對評估中使用的盈利資料保持警覺。他說管理層十分清楚投資者在公司增長率的基礎上給公司的定價,需要關注盈利的品質,弄清楚現金成本和非現金成本。"……重要的是要記住,資料並不是終點,它們更是理解公司正在發生什麼的一種手段。"

帳面價值並不是一個非常有用的評估標準,帳面價值給投資者提供了有限的資訊(如盈利),應將帳面價值看作是進行全面分析中的一部分。
  

"找到有吸引力的投資"

如果你發現了一家你認為價格非常便宜的公司,要問問自己"這家公司怎麼了?"這讓我想起了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他建議投資者"逆向思考,總是逆向思考"。卡拉曼說:"應當對便宜貨檢查又檢查,以發現可能存在的缺陷。"他指出可能存在的缺陷有可能是存在臨時負債,或者是競爭者引入了一個更好的產品。有趣的是,20世紀90年代末,我們發現朗訊公司的產品被競爭者的產品所取代,我們不能將朗訊公司的虧損完全歸咎於產品不佳,因為晚些時整個行業都崩潰了。行業環境以及公司本身的問題最終令當時的朗訊公司受到重創。

卡拉曼建議,投資者應尋找行業中由限制性因素所引起的投資機會,他認為機構不喜歡套利交易,行業中一些特定的企業會受到毫無根據的懲罰。許多機構不能持有價格低廉的證券,這能創造投資機會。

他同時指出,年底的繳稅拋售也會給價值投資者創造機會。

"價值投資的本質就是做相反的事情。"他解釋了價值投資者如何在起初的時候是錯誤的,因為他們與大眾背道而馳,而正是大眾在推高股價。價值投資者在一段時期內(有時是很長的一段時期)可能蒙受"帳面虧損",反向行事的立場將在高估的市場環境中表現良好,在高估的市場環境中,大眾推高了價格,空頭頭寸能夠帶來利潤。

他宣稱,無論你的研究如何全面,你如何聰明和勤奮,但也有缺點。首先,"一些資訊總是令人難以捉摸",因此你需要習慣不完全的資訊,知道所有的事實並不總能產生回報。他提到了"80/20規則",即研究的前80%是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所花時間的前20%中完成的。並不總是可以獲得商業資訊,且商業資訊"容易腐敗"。"高不確定性常常伴隨著低價格,一旦不確性因素消除,價格可能已經上漲。"他暗示可以採取更快的行動而不必獲得所有的資訊,利用別人都在深入研究同樣資訊的機會及早買入。這個時間差將使那些深入研究的、行動較晚的投資者喪失他們的安全邊際。

卡拉曼認為需要觀察內部人員的所作所為:"公司管理層的動機是決定投資結果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他以以下一段話結束了這一章:"投資研究是將大量的資訊減少成可以進行管理的資訊的進程,如同將小麥除去穀殼。毫無疑問,穀殼非常多,而小麥卻非常少。同一家製造工廠一樣,研究進程的本身並不會創造利潤。只有當將研究進程中所發現的價值低估轉化為投資組合,並且市場最終認識到這一價值時,利潤才會在晚些時候產生,而且通常會很晚。"今天的研究將在明天結出累累的碩果,如果高品質的研究不是建立在持續進行的基礎上的話,投資計畫將不會成功。

卡拉曼討論了在複雜的證券中進行投資。他的主題是如果一個證券讓人難以理解且分析費時,許多分析師和機構將繞開它。他將這看作是研究的"肥沃土壤"。

  
部門獨立

根據卡拉曼的看法,一個部門從母公司中獨立出來的目的是通過剝離並不是母公司戰略計畫中必要的業務來組建一個能創造更多價值的整體。正是因為複雜性和資料流程的時間滯後性,卡拉曼發現了機會。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依然適合2006年的市場,但卡拉曼說,在資料流程至電腦資料庫的過程中,可能會有2-3個月的時間差。我曾經購買了一些獨立出來的公司,但最終還是賣掉了,因為它們規模太小而無法分享巨大的成果,或者它們並沒有按預期的方向發展。每當我回顧這些股票時,部分此類獨立出來的公司都會有很好的表現。Freescale就是一個例子,當我研究Freescale公司股價的圖形時,股價從兩年前的18美元/股左右升至今天的33美元/股左右。



破產公司

尋找營業損失淨額(Net Operating Losses)以獲得潛在的好處。投資破產公司的美感來自於分析的複雜性,本書多次提及分析的複雜性,它能帶來潛在的機會,因為許多投資者都繞開複雜的分析。對於一家處於破產邊緣的公司,會越來越關注成本,現金也開始積累並產生出利息。這種現金的積累能簡化重組的過程,因為所有人都對現金價值持一致的看法。

麥克•普萊斯和他的破產三階段:

1、剛剛破產時。這是最不穩定的一個階段,但也是機會最大的一個時期。債務並不明確,公司一片混亂,財務報告推遲公佈或者根本不公佈,基本的業務可能不再穩定,公司的債券同樣陷入混亂。此時,市場上出現了不計成本的拋盤。

2、就重組計畫進行談判。此時,許多分析師已經就公司及其財務狀況有了充分的考慮。對債務人知道得越多,不確定性就越減弱,但不確定性肯定依然存在,價格將反映這些資訊。

3、第三階段是敲定重組方案以及債務人的出現。這一階段可能需要3個月至1年的時間。卡拉曼提到,最後這個階段最為接近於風險套利投資(risk-arbitrage investment)。

"當正確實施時,對問題公司的投資可能比傳統投資的風險更小,但能提供更高的回報。但若實施錯誤,投資結果將是個災難……"他強調,因這樣的市場缺乏流動性,交易員會利用單純的投資者:"對平凡的投資者而言,謹慎小心是每天的議事日程。"

卡拉曼認為使用那些用以評估一家仍有支付能力公司的評估方法,分析師應當研究這些企業是否在刻意醜化它們的財務報告。分析師需要研究公司的表外安排,如房地產和資金過剩的養老金計畫等。

卡拉曼認為,投資者應當避免投資破產公司的普通股,雖然有時也會成功,但"作為一個遵守規則的投資者,應當避免買入破產企業的普通股,無論價格如何。此類股票的風險巨大且回報很不確定。"他討論了買入此類企業的債券和做空股票的策略,以新英格蘭銀行為例,新英格蘭銀行債券的價格從70跌至10,但股票依然有著巨大的市值。

本章的最後部分他總結出投資破產公司非常複雜且需要高度的專業性,發現這些證券需要有智慧、經驗和頑強的毅力。當這一領域開始流行時,需要格外小心,因為多數情況下投資盈利的基礎是投資者沒有經濟意識的行為。



投資組合的管理和交易

"所有的投資者必須接受投資進程是持續進行的事實。"

投資中有對流動性的需要。投資組合經理人買入一種股票,隨後發現自己犯了錯誤,或者這家公司的競爭者有更好的產品。此時投資組合經理人應賣出這種股票:"如果投資者並不要求因流動性的缺失而獲得補償,他們幾乎總是不會對沒有流動性感到遺憾。"

在管理長期投資組合中,流動性並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多數投資組合應當具備一定的流動性平衡,使資產可以快速變現。意料之外的流動性需求確實會發生,流動性缺失的時間越長,獲得相應補償的需求也就越大。缺乏流動性的代價應會非常高,"流動性可能具有欺騙性。"要提防出現今天還有流動性但明天卻沒有流動性的情況。這種情況可能發生於市場恐慌期。

"從某種角度看,投資就是無休止地管理流動性的進程。"當一個組合投資中只有現金時,不存在虧損的風險,當然也沒有收益。卡拉曼認為:"一方面試圖獲得較高的回報,而另一方面卻希望避免風險,兩者之間的關係可能會高度緊張。這是一項艱難的任務。"

"投資組合管理要求關注整個投資組合,考慮到分散投資、可能的對沖策略以及對投資組合中現金流的管理等。"他認為投資組合管理是另一條為投資者降低風險的途徑。

他建議,持有10-15種不同的證券應該足夠進行分散投資:"我的觀點是,一個投資者最好能持有少量他所瞭解的資產而不是持有很多他只瞭解皮毛的資產。"分散投資可能是"潛在的特洛伊木馬"。

"畢竟,分散投資不是你擁有多少種不同的東西,而是你所擁有的這些東西的風險有什麼不同。"

至於交易,卡拉曼稱:"交易中最為重要的一條就是形成對價格波動合理的反應,投資者必須學會在價格下跌時抵禦恐慌心理,當價格上漲時要避免過分樂觀。"

"對多數投資者而言,不需要也不合適進行杠杆融資。"
  

你如何評估基金經理人?

1、面對面的交流至關重要。

2、"他們吃自己煮的東西嗎?"他感到這可能是對一個投資顧問最為重要的問題,當一個投資顧問的投資不按照他的訓誡來進行時,卡拉曼將此稱為"外出就餐"。你必須確認投資顧問自己的投資方法和對客戶的指導一致。

3、是不是對所有的客戶都是一視同仁?

4、檢查投資者在不同時期管理各種資產的記錄。當投資顧問的資產增長時,他是如何做的?如果資產在縮水,試著找找理由。

5、檢查投資哲學。投資顧問擔心過絕對回報以及可以出現什麼差錯嗎?或者擔心相對表現嗎?

6、投資顧問有強制性的規則嗎?如必須對資金完全進行投資。

7、徹底分析過去的投資表現。有多久的記錄?在一輪或者多輪市場週期內,他實現了哪些目標?

8、市場下跌時,客戶是如何做的?

9、長期以來的投資回報是穩定的還是波動的?

10、投資記錄是一直比較穩定還是只有幾次成功?

11、經理人是否仍在使用之前一直使用的投資哲學?

12、儘管投資組合配置中現金或等同于現金的資產過多,但長期以來經理人是否創造了良好的業績?這可能意味著風險較低。

13、投資組合中的資產是否有著特別的風險,如持有進行大比例融資的公司的股票?與之相反,投資組合經理人是否通過對沖、分散投資或者投資高等級的證券來降低風險?

14、確保你能同投資顧問保持一致。確保你能恪守投資方法。

15、在你聘用經理人之後,你必須持續關注他們。在雇用他們之前使用的方法應在雇用他們之後繼續使用。

他以下面的話結束了全書:"我建議你採用價值投資哲學,在尋找一位元有著成功價值投資記錄的投資專家或者在自己投資的時候花費必要的時間和精力。"(葉茂青編譯)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2009年7月8日星期三

疯狂的房子

疯狂的房子




半个月前,我还打算装修房子。结果,这半个月里,杭州房价像坐了直升机一样往上串,以致家里决定,不装修了,卖了它!就这么开膛破肚地卖了?答案是肯定的。


于是上周五下午,去家门口的中介挂了个牌。我这房子在新区,一没规划二少配套,就在半年前,挂8500元一平方米都没人要,这也是我一度打算自住的原因。结果,中介建议我不妨挂一万元一平方,我觉得这数字真有点天方夜谭。没想到,一小时后就有人要来看房。看完房,买家说考虑下,我也没多想,就坐公交车从郊区往城里回来了。

公交车坐到一半,手机响了。中介问我,实价多少呀,人家很感兴趣呀。我说本来就很实了,最多让两万。中介于是和我磨了一路,我一边在手机里和她斗志斗勇,一边打量着拥挤的车厢,突然有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感觉。谁想得到呀,咱这么挤在一车草民中间,居然谈着上百万的大生意。

回到家,中介还在继续,这时已经变成接受我的报价,催我立刻带上三证去签合同。这是啥速度呀,房间里水泥黄沙都还没来得及清理。我说先别这么急,得和家里商量一下。

好不容易摆脱了中介,先请示我的债权人,这房子当年除了公积金贷款外,我向私人亦融了点资。债权人说,这么俏,先别卖。再告诉电视台做房产节目的朋友,朋友急了:"这说明你报了个底价。"一万元一平方还是底价,我觉得汗都出来了。再告诉办公室同事,同事大叫,快去改成一万零五百!最后告诉老妈,老妈想了半天:"要是1.1万我看你就卖了吧。"良心最凶的原来在这里。



这是上周五发生的事情,今天老妈闲着没事,居然真的另找了家中介,居然真的去挂了1.1万,还被中介夸:"你良心倒蛮平的。"中介对老太说,如今不知是什么世道,钱都不当钱了,一百万只当一万花,他们这家店,最高的一天卖了230多套房子。

我把这事当笑话说给同事听,同事说,这两天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听到人在谈房子,不是要买,就是要卖。这倒是的,我早上出门,公交车上听到一个小伙子对另一个小伙子讲,我打算把手头的房子卖掉,然后去采荷买一套,下沙买三套。我想这哥们比我更猛,在公交车上谈的是千万级别的生意。

疯了。不知道别人是何感受,我感到了深深的恐惧。拿股市来打比方,现在的楼市不断让我想起6000点前的疯狂。然而,假如把房子卖了,我感受到的将是另一种恐惧,大把现金捏在手中,坐看通胀的恐惧。

不要和我讲购买大宗商品保值的道理,局外人恐怕很难理解,我们的投资渠道,少得实在是难以想象的。相比起来,中国人更愿意承受房子砸在手里的恐惧吧?至少,那房子还能住,还能租,那票子,如果真的通胀了,怎么办?

《生活时尚》


全文

2009年7月7日星期二

盖茨父子:我们获得的最佳人生建议

via 博客巴菲特 on 7/6/09

盖茨父子:我们获得的最佳人生建议

Blogbuffett转载

来源:中道巴菲特俱乐部的博客

导语:比尔·盖茨(Bill Gates)与父亲老比尔·盖茨(Bill Gates Sr.)6月21父亲节一同在巴黎接受了《财富》杂志的专访,两人就家庭关系、成长历程和共事经历畅所欲言。盖茨眼中的父亲形象伟大,父亲眼中的儿子优秀可贵。

  以下为文章全文:

  这对父子关系显然不一般。儿子曾创造出史上最大的财富奇迹之一,而今成为慈善家,父亲则在这家全球最大的慈善机构——拥有275亿美元资产的盖茨基金会——担任联合主席。其实对父子两人而言,这均为人生的第二份工作。现年53岁的盖茨去年6月退出微软日常事务管理,而现年83岁的父亲老盖茨也于1998年从西雅图著名的Preston Gates &amp; Ellis事务所(现名K&amp;L Gates)退休。近年父子二人互为顾问,但数年来父亲都对儿子谆谆教诲。近日记者在巴黎协和广场气隆酒店著名的伯恩斯坦套房拜访了这对神奇父子,并询问了两人人生获得的最佳建议。

  记者(以下简称"记")比尔,我想知道,父亲给你的最佳建议是什么?

  比尔·盖茨(以下简称"子")小时候,父母常鼓励我尝试自己不擅长的事情,让我参加许多运动,比如游泳、橄榄球和足球,当时我并不明白为什么。那时我觉得这样没意义,但后来它的确给了我许多展现领导才能的机会,并且让我懂得很多事情我并不拿手,而不是让我什么拿手就只做什么。这段经历很棒,而且有些运动我现在也很喜欢。父母当时必须这样敦促我,因为我经常退缩,不过这个建议非常宝贵。

  记:盖茨先生,你记得当时是刻意给孩子提出建议,还是出于父母的本能?

  老比尔·盖茨(以下简称"父")我想在某种程度上,比尔的母亲和我是特意强调这一点的,但大部分时间都是本能地施教。我们的确认为他应该出去、加入社区的垒球队之类。我们觉得这样对他有好处而且他会喜欢,事实证明这个建议是正确的。

  子:尽管我当时很不擅长垒球。

  父:你打得不错。

  记:你这话听来简单,但所有身为父母的人都知道经营一个家有时并非如此。在新书中你提到周日共进晚餐和(圣诞节)穿同样的睡衣。盖茨先生,这些办法真有用吗?

  父:我想就我个人家庭的经历而言,我可以肯定地说有用。

  记:比尔,你觉得呢?

  子:我觉得家庭聚会聊天的传统的确帮助很大,比如一起出游,永远在饭桌上分享观点。从父母那儿我们了解到他们从事的东西,无论是United Way(注:美国一家慈善基金会,盖茨的母亲是该基金会的主席)还是志愿活动,或者是商业。后来我与成年人聊天时非常自如,因为父母就是这样与我们分享对事物的观点的。

  记:你们俩的关系并非一直这么好。像其他父子一样,你们也有过摩擦,对吗?

  子:没错。我觉得把这说出口并不容易。我曾经对我想做的事情精力充沛且十分固执。我高中最后一年时得到一份工作,可能因此中断学业。当时让我惊讶的是,父亲跟校长见过面、了解完所有情况后说:"这是你能做而且该做的事情。"之前我们有不少矛盾,我那时很迷惑,也想通过与父母对抗证明自己。父母特意让我拜访了一位专家,他告诉我与父母对抗并无好处。现实世界中净是纷争与战斗,父母则是真正站在我这边的。这话说得太好了。它改变了我的心态。那时我才十二、三岁。我觉得从那时起跟父母的关系就好起来了。

  记:许多十二、三岁的孩子都被劝告过,父母不是敌人,但他们往往是左耳进右耳出。但你却能真正听进去,并且从此跟父母越来越亲近?

  子:没错。我开办微软那会儿,周日常去父母家和他们聊自己遇到的挑战,并听取他们的建议,把麻烦事儿发泄一通。我记得微软上市时,我曾说其中可能存在一些弊端,然后我们一同讨论如何避免它们。所以我们好比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尽管这个行业还略显神秘,但父母非常支持我。机会之大无法想象。

  记:你们在工作上合作默契,家庭关系也十分亲密。你认为其中的秘诀是什么?

  父:我获得过的(最佳人生建议)之一便与你方才的问题有关,也就是如何与孩子相处并适当地鼓励他们。比尔的母亲和我早年曾在教堂接受父母效力训练。在那里人们教导我们并强调的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贬低孩子。一旦你意识到这点的重要性,你与孩子的关系便有了良好的开端。我是儿子的忠实粉丝。我认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公民和商人,我们有机会共事的时候我就会把这个想法表露出来。

  子:我想这是因为我们角色分工明确。我很有干劲,是总问"为什么我们还没做完?"的那种人,父亲则代表着一股智慧。比如我们开会讨论日程问题或是开支问题等等,他的发言会让所有人停下来思考。你知道,我们缺乏这种看事情的角度。他全天候上岗,为基金会塑造了良好的价值观。基金会开会时,人们会起立鼓掌,因为他的确给公司带来了改变。在繁忙的工作中设立家族基金会,还要保证基金会内部价值观正确向上,这一切必须归功于我父亲。

  记:你的儿子并非事事采纳你的建议吧,盖茨先生?我是说,当他告诉你计划从哈佛辍学时,您是怎么对他说的?

  父:他第一次说起要离开一阵子再回校时,强调的还是,他会回去。第二次,他确实回校之后,他又感到必须前往阿尔布开克,也就是公司所在地,并且花更多的时间在那儿工作。第二次我们就对此事关心多了。公司变得业务繁忙,保罗·艾伦(Paul Allen)一人在阿尔布开克,比尔必须去帮他。

  记:比尔,我想了解下您另一个人生导师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你从他那儿获取的最佳建议是什么?

  子:沃伦给了我很多宝贵建议。最有趣的可能就是他如何简化事情。翻开他的日程表,你会发现上面十分简单。你跟他讨论一桩商业前景诱人的生意,他只了解少量基础数字和事实。(如果)还可以简单些,他就会感觉应该选择它进行投资。他根据现有的模型进行选择,这个模型有预知性,并且将长期有效。所以他有能力进行高度概括、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思考基础问题,这些都很了不起。这是一种特殊的才华。

  记:如果你的日程表有一大堆复杂的事务,你真的会停下来思考,换作巴菲特,他会怎么做吗?

  子:当然。我会想,巴菲特对所有人都很好,他拒绝别人时会怎么说?他是怎么排定事务优先次序、并且保持头脑清晰?他回绝了不计其数的事情,却让所有人都感觉良好。他与人交往的风度惊人,比如他说:"你可能比我在这方面懂得多,你看我刚接手就弄得一团糟。"你知道,这是一种特殊的本领,我有时候的确会思考,巴菲特会用怎样的礼仪表达这件事呢?年度大会上曾发生过一件事,有人问他是否应该出售价格上涨的股票而保留没上涨的,他回答说:"不,你应该看它的商业价值。"查理(Charlie Munger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董事长)在一旁补充:"他是在告诉你,你的基本概念大错特错。"其实巴菲特的答复正如此,只不过他只字未提"喂,傻瓜……"

  记:比尔,说说你的成长过程?高中或哈佛的老师?在那里有没有什么经历让你获益匪浅,恍然大悟?

  子:我父母很好,把我送进了一所优秀的高中。那是一家私立高中。许多老师都在数学与科学科目上对我大加鼓励,并把自己喜欢的教材赠与我,让我提前阅读。而我对计算机的熟悉,也来自于Lakeside中学的先见。老师真的很棒,他们发现计算机操作复杂后,让学生代为接管。我猜大多数学校在这种情况下都会直接关闭了事。而我们竟然自行接管了起来,我们甚至开始使用计算机选择班级见面时间,我和一个朋友负责此事。所以说,他们很放心。有不少老师我都十分感激,他们让我们随心所欲地行动、梦想。

  记:你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

  子:记得。弗莱德·莱特(Fred Wright)是数学部的主要负责人,我要把最多的感谢送给他。物理老师加里·马斯特瑞迪(Gary Maestretti)很鼓励我。即便我在8年级,各项国家级测试中都成绩突出时,一个叫保罗·斯托克林姆(Paul Stocklim)的人还是对我说:你应该更自信些。你真的很擅长这些东西。这些鼓励对我帮助极大,也给了我一个极其优越的环境。所有老师都很体贴。我觉得他们尤其偏爱我,因为我对尖端领域非常感兴趣。也正由于此,他们总是把新事务扔给我处理。

  记:那么盖茨先生,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决定写作此书?这本书里写有大量建议与知识,显然您感到很有必要拿出来分享一二。那么促使你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

  父:起初我打算写一本回忆录,后来我的同事玛丽·安·麦金(Mary Ann Mackin)鼓励我把它写成一本书,而不是仅仅送给亲友阅读的回忆录,她的名字就在本书的封皮上。坦白说,起初我很犹豫,但是她坚持让我考虑,最后我说,好吧好吧,那就这么做吧。现在我很高兴当初的决定。这个过程十分有意思。我是说我之前对书籍出版业一无所知,出书让我大饱眼福并且享受到无穷乐趣。

  记:你认识了很多儿子的同事与伙伴,最后这些人成了你自己的同事你是否很惊讶?你有没有设想过事情会这样发展?

  父:完全没有。你不可能设想这样的事情发生。你说得很对,这的确让我惊讶。我从来没想过,我的人生会以这样的方式发展。

  记:你儿子的同事或伙伴中,哪些人在你看来对你的学习过程有所帮助?

  父:有很多。当然,他的两个主要同事,保罗·艾伦和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肯定在列。他们是非常聪明、有洞察力、有思想的人。

  子:我会说可能还有帕蒂·斯通塞弗(Patty Stonesifer盖茨基金会总裁兼联席董事)

  父:没错。

  子:帕蒂跟我父亲一起创立了基金会以及整个方案和价值观。她正直谦逊。他俩全面考虑了许多事情,因此等我有时间全职工作时,基金会已经开始解决一系列有趣而复杂的问题。所以我很幸运,由我接管基金会时,它早已不在萌芽阶段,而已经与许多了不起的人物发展业务。父亲的价值观很好地引导了基金会的发展方向。

  父:顺便说道,另一个对我帮助很大的人当属梅琳达·盖茨(Melinda Gates),她不单是我的儿媳,更是朋友,会提出非常有智慧的建议。

  记:比尔,当你从微软走进基金会的世界,从计算机科学走进自然科学乃至更远的天地时,你有没有从新共事的人身上获取什么建议、学到什么新东西呢?

  子:有,这是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而且我希望能从自己毕生奉献的商业环境和工程技术领域里,去粕取精,并且万无一失。

  记:你在壮大微软的过程中从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或是IBM人身上学到了什么吗?

  子:我们在质量监控方面学到了很多,尤其是从IBM日本公司身上。我们的日本用户在整体上对质量和精确度都有严格要求,这很好,因为我们在早期与他们有大量合作。我们跟英特尔几乎是同步成长。安迪有时候非常友好,会给我们提出建议,有时候又非常严格。但无论怎样我们都裨益良多。我是说,他很睿智。他帮助我们用全新的角度思考问题。苹果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但为保证苹果机面向大众消费者销售,微软拥有所有的早期软件,因此是他们的核心合作伙伴。这个学习过程非常有趣,与史蒂夫·乔布斯(Steven Jobs) 共事让人激动,而且时有惊喜意外,不过他很有才华,也在很多方面赋予我们灵感。

  记:这些年来,你从乔布斯身上学到了什么特别的东西吗?

  子:史蒂夫是个会痴迷于某些东西的人,而且我认为狂热这个特征没有得到公道的评价。我对领导技术团队及保证技术质量非常狂热。史蒂夫对用户体验和产品设计十分狂热,这显然为苹果带来了巨大改变,史蒂夫说必须整体一致,不是像委员会那样罗列清单,而要有一个整体观。这一见解很深刻。

  记:你们庆祝父亲节吗?怎么庆祝?

  父:生日之类的我们会办得很隆重,但是父亲节就是偶尔一道吃个晚饭。

  子:是的,父亲节的时候经常通电话。

  父:没错,是这样。

子:我们的风俗习惯更多是围绕感恩节、生日、独立节和圣诞节进行。不过父亲节是个很好的机会,我会借机通过电话告诉父亲,他树立了一个优秀的楷模形象,是个了不起的父亲。

搜索此博客